“宝宝体温38度了,要不要去医院?”
“吃了退烧药还是反复发烧怎么办?”
“发烧会不会烧坏脑子?”
这是很多新手爸妈面对宝宝发烧时最常问的问题。发烧是婴幼儿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它可能是感冒、病毒感染,也可能是更严重疾病的信号。
一、什么是发烧?宝宝正常体温是多少?
发烧是指身体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通常是免疫系统对抗感染的表现。
测量部位
正常体温范围
发烧判断标准
腋下
36.0~37.2℃
≥37.3℃
口腔
36.5~37.5℃
≥37.8℃
肛温
36.8~38.0℃
≥38.1℃
✅ 温馨提示:肛温最准确,但家庭使用建议以腋下温度为主。
✅ 温馨提示:肛温最准确,但家庭使用建议以腋下温度为主。
精神好:能吃、能玩、能笑,说明病情不重;
精神差:嗜睡、哭闹不止、反应迟钝,需警惕。
推荐药物:对乙酰氨基酚(泰诺林):适用于3个月以上宝宝布洛芬(美林):适用于6个月以上宝宝
注意事项:不要交替使用两种药物(除非医生指导)按体重给药,不要按年龄估算剂量给药间隔至少4~6小时,一天不超过4次
适用情况:体温38.5℃以下且宝宝无明显不适
推荐方式:温水擦浴(用32~34℃温水擦拭颈部、腋下、大腿根等大血管处)减少衣物,保持通风
避雷提醒:不要用酒精擦浴(易引起酒精中毒)不要捂汗退烧(可能加重体温升高)
多喝温水、电解质饮料或母乳/配方奶;
饮食以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为主;
避免油腻、辛辣食物刺激肠胃。
展开全文
三、什么情况下必须马上送医院?
虽然大多数发烧属于普通病毒性感冒,可以家庭处理,但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必须立即就医:
❗ 紧急信号1:高热持续不退
体温≥39.5℃且退烧药无效;
连续发热超过3天未见好转。
抽搐、意识模糊、无法唤醒;
呼吸急促、喘息、嘴唇发紫;
剧烈头痛、呕吐、颈部僵硬;
皮疹、瘀斑、皮肤苍白或发花。
3个月以下婴儿发热(无论体温多少)→ 必须立即送医;
6个月以下宝宝高热不退→ 小心细菌感染如脑膜炎、肺炎;
有慢性病史宝宝发热(如心脏病、免疫缺陷)→ 应尽早就医。
四、常见误区提醒
❌ 误区1:“发烧就会烧坏脑子”→ 正常发热不会伤及大脑,只有在高热惊厥时间过长或本身有神经系统疾病的情况下才可能影响。
❌ 误区2:“一发烧就打针”→ 多数病毒性发烧无需抗生素,盲目用药反而增加副作用风险。
❌ 误区3:“不吃药就不会退烧”→ 很多低烧可通过物理降温、多喝水自然恢复。
❌ 误区4:“体温越高病情越重”→ 关键看宝宝的精神状态,有的孩子即使39℃也能玩耍自如。
❌ 误区5:“发烧都是感冒引起的”→ 也可能由中耳炎、尿路感染、幼儿急疹、手足口病等多种疾病引发。
五、结语:发烧不是敌人,而是身体发出的信号
宝宝发烧并不可怕,它是身体在抵抗外来病原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作为父母,我们要做的不是恐慌,而是冷静观察、科学护理、合理判断是否需要就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